(2022 年 10 月 3 日 專欄)今日講「生產者責任」。
(2022 年 9 月 26 日 新聞稿)就近日爆發的回收再造紙包飲品盒危機上,綠惜地球促請政府把握「千載難逢」的時機,在正草擬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草案中加入管制紙包飲品盒,為健全回收及再造產業注入強心針。
(2022 年 9 月 24 日 專欄)本周初爆出回收廠喵坊(Mil Mill)廠址無法續約事件,輿論指政府未有關顧回收再造業者,導致本港年底後可能失去唯一處理紙包飲品盒的回收廠,有關包裝將由資源頓成垃圾;坊間更發起行動,呼籲將用後的紙包飲品盒郵寄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辦公室,促請局長正視問題。
自 2016 年以來,綠惜地球一直推動關於塑膠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計劃。 2021 年,環境保護 署 (環保署) 的初步 PPRS 框架引發業界熱烈討論即棄膠樽可接受的回贈水平。環保署文件指諮詢 期內收到超過 4,600 名市民和組織提交意見;同期,綠惜地球和其他環團的社交媒體共錄得超過 2,000 次連結點擊到環保署諮詢問卷頁面。...
環保署膠樽生產者責任制公眾諮詢於5月21日結束,至今未向公眾交待結果,反而今日邀請來自商界、回收界及環保界出席「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交流平台,並聲稱要「進一步完善有關建議」。不過,多個支持「按樽一元」的環團並未獲邀,即使主動要求參與亦遭拒絕,擔心署方只是為低回贈金額的「回贈制」護航。...
環保署膠樽生產者責任制公眾諮詢(下稱公眾諮詢)下周五 (5月21日) 結束,五個環保團體發佈《市民對膠樽生產者責任制意見調查》,結果發現,署方提議的「回贈一毫」方案,僅得四成市民支持 (即能夠吸引市民回收膠樽),其具吸引力的說法「不攻自破」。環保團體指出,按樽制是國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一元為起點,預料回收率可提高至七成以上,呼籲市民踴躍提交意見。...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