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膠樽和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下稱計劃)將於2月24日呈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委員會今日(2月18日)上載文件顯示,計劃並沒有訂立確實推行日期。多個環保團體認同政府就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共同法律框架進行立法,惟當局未有在文件提出計劃確實的實施日期,回收目標亦過於軟弱。我們重申政府必須從速實行有效的飲品膠樽和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把飲品容器廢物減到最少。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claiming plastic bag levy revenues are just some options available instead of cutting public services
最近政府向立法會內會提交了 2025 年度立法議程,環保政策方面,上榜的有《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的修訂。香港的建築物佔全港用電量約 90%,政府在十多年前制訂《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要求建築物業主每十年進行一次能源審核,除了申報能源使用指數(EUI;用於計算建築物的耗能密度),還要找出「能源管理機會」(簡單理解是節能建議),藉此驅使建築物相關界別節約能源。《條例》實行多年以後,政府主動提出修改,固然值得支持。在過去十多年,世界各地都著手改善建築物的能源效益,現時內地和海外都有一些做法,或有參考價值。
(2025 年 1 月 14 日 評論)廢物處理一直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環境議題。隨著城市化和人口增長,以及垃圾產量增加,涉及的環境成本也不斷增加,各地政府都在尋求更符合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管理措施。在這個背景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厲行源頭減廢和回收政策,積極避免焚化和堆填。
(2025 年 1 月 9 日 評論)黑色塑膠產品常見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外賣膠盒、廚具、兒童玩具、電腦滑鼠、顯示器和手機。然而,最近在《Chemosphere》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表明,我們應該避免使用這些黑色塑膠產品。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