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6 日 新聞稿)發展局被揭發在去年12月底無公佈下展開明日大嶼公眾諮詢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於1月26日邀請綠惜地球等多個環保團體出席今日閉門舉行的「中部水域人工島簡介會」。
發展局以加快土地供應為由,綑綁式提出多項壓縮法定程序的修例建議,矛頭直指公眾參與。12個環保及關注團體今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反駁,政府房策失誤,包括行政低效、漠視棕地發展潛力等,才是拖慢土地及房屋供應的罪魁禍首。團體警告,大幅削弱公眾參與或引起司法覆核,貪快得慢;而明文確立「先填海後規劃」,恐重蹈西九填海區「填海造地曬太陽」覆轍,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促請當局先撤回目前提議,並針對團體指出的問題癥結進行修訂,廣泛諮詢公眾。...
《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理應羅列所有可能的潛在土地供應選項,包括填海以外的方案、預警各項環境影響、可行緩解措施及公眾意見,從而選擇最合符公眾利益兼可持續的選項。顧問工作簡介(consultancy brief)列明,完成報告後需提交環諮會審批。惟環諮會多個委員、環團在月初諮詢時當面要求公開完整報告,以至關注團體書面查詢,皆不得要領。團體質疑,當局密冚文件是剝奪公眾知情權及選擇,營造「非填海不可」的假象。...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z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