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政府在一月二十七日批准在境內興建核廢料儲存庫的計劃,聲稱「可以確保核廢料安全儲存十萬年」。...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1月12日)在立法會提出,「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的謀劃重點,強調會為「土地開發程序須大幅精簡…….必須大刀闊斧壓縮土地規劃流程」;發展局亦會在今個季度向立法會提交精簡土地發展的具體建議,涵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等多條法例。...
2020年塑膠棄置量為2,312噸,是十年來第三高,塑膠回收率卻僅11%,回歸2015年水平。當中膠袋(包括塑料包裝袋)最多,佔整體塑膠棄置量35%,平均每人每年556個,較2019年上升6%。本會歡迎當局考慮管制即棄塑膠,但公眾參與文件有以下四大缺口,令減少整體塑膠廢物量成疑,...
四個環團今日聯合發布《超市四類貨品塑膠包裝調查》(下稱調查)的研究結果,調查發現超級市場等零售行業,於2020年單單計算四個食品類別,其即棄塑膠包裝總長度足以圍繞地球兩圈。然而環保署推動走塑進程緩慢,一直欠缺整體管制即棄塑膠藍圖,環團批評本月底結束的「管制即棄塑膠公眾參與」,欠缺各類即棄塑膠棄置量等關鍵數據,跳步諮詢管制類別及立法時間,市民根本難以給予意見,公眾參與形同虛設。...
最近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就上演類似戲碼,要環保署在資料不足下發出項目環評研究概要。雖然今日環保署非為明日大嶼付費買單,但發出環評研究概要一刻等同為項目「下注」,背負環境污染的風險。...
《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理應羅列所有可能的潛在土地供應選項,包括填海以外的方案、預警各項環境影響、可行緩解措施及公眾意見,從而選擇最合符公眾利益兼可持續的選項。顧問工作簡介(consultancy brief)列明,完成報告後需提交環諮會審批。惟環諮會多個委員、環團在月初諮詢時當面要求公開完整報告,以至關注團體書面查詢,皆不得要領。團體質疑,當局密冚文件是剝奪公眾知情權及選擇,營造「非填海不可」的假象。...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z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